粤派评论·新大众文艺风
近些年来,作为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电影正从“向好莱坞学习”转向全面超越。《哪吒2》《流浪地球2》等作品以超幻叙事、技术突破惊艳世界,而好莱坞似乎陷入了超级英雄续集泛滥、剧情套路化的窠臼,呈现式微之态。
近些年来,作为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电影正从“向好莱坞学习”转向全面超越。《哪吒2》《流浪地球2》等作品以超幻叙事、技术突破惊艳世界,而好莱坞似乎陷入了超级英雄续集泛滥、剧情套路化的窠臼,呈现式微之态。
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再度携手Madame Figaro(精品传媒·费加罗)举办的2025戛纳中国电影推广活动,将于5月15日到24日在第78届戛纳电影节期间举办。
散场后,有人笑着说:“原来中国人真的都会功夫!”这样的场景,折射出中国电影在俄罗斯传播时的一个有趣现象——当俄罗斯观众说起中国电影,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功夫片,成龙、李连杰成了他们心中的“中国符号”。
当银幕从“神仙剑侠”的奇幻世界,转向“码头苦力”的真实生活,中国电影才算真正接上了人间的烟火气。这场转变,不仅让《渔光曲》等影片登上国际舞台,更给中国电影打下了现实主义的深刻烙印。
妮可·基德曼、安吉丽娜·朱莉、黛米·摩尔出席了红毯秀,人气歌星“A妹”爱莉安娜·格兰德也到场助阵。
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,中国电影的身影早已不陌生。1935年,《渔光曲》带着中国渔民的苦难与坚韧,摘得首届电影节金牌,成为俄罗斯观众最早记住的中国影片。
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以“第七艺术中最著名的一个拥抱”开启了世界电影人的年度光影之旅。在克洛德·勒卢什的电影中,这20秒的“拥抱”寓意了温暖与慰藉,以及爱的美好与能量。当这个“拥抱”经由时光流转落地本次戛纳,便拥有了新的意象:一部好电影如一个恰如其分的拥抱,打
曾几何时,五一档被视作春节后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依靠集中休假、自然客流与“王炸级”影片的合力拉动,常常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惊人的市场动能。而2025年五一档电影市场却交出了一份令人警醒的成绩单。
家人们,今年这电影“五一档”,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!数据出来了,票房7.5亿,跟去年比,直接“腰斩”!暴跌了整整51%!这是什么概念?除了特殊情况的2022年,这成绩也就比遥远的2016年(那年五一才放3天假)稍微好那么一丁点!
但在80多年前的中国,银幕之光却承载着远超娱乐的重量——当民族危机笼罩大地,当社会矛盾尖锐激化,电影不再是单纯的消遣,而是化作投向时代的“匕首与投枪”,在政治风云、文化浪潮和经济漩涡中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特殊使命。
中国电影过去的130年的发展,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,我认为电影的形式也应该探索全新的变化。中国在AI技术方面处在国际前沿的位置。这样的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,肯定会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。
火爆的春节档过后,电影市场略显疲态,清明档与五一档票房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。什么原因让电影观众流失?如何让观众养成观影习惯?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取得超150亿元票房后,中国电影市场的“天花板”有多高?对于这些话题,电影界人士展开在新形势下中国电影面临挑战与机遇的讨
短视频、直播、微短剧的到来,并不只是抢走观众这么简单,而是改变了娱乐的心理和消费结构:为什么要在屏幕前坐两个小时,20秒刷个短视频,哈哈一乐,不行吗?
商圈景区摩肩接踵,机场高速吞吐爆发,音乐节和演唱会热烈似火……短短几天时间里,人流与经济活力迸发于你我身边的众多场景。然而在硬币的另一面,全国电影院却度过了一个无比静悄悄的五一假期。
有这样一部电影,拍摄于1999年,国内票房为零,却被国外奉为神作,电影中的故事既简单又俗套。
有这样一部电影,拍摄于1999年,国内票房为零,却被国外奉为神作,电影中的故事既简单又俗套。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出现,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,一部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,打赢了好莱坞所有的动画电影,还超过了漫威的独立的超级英雄电影以及怪兽电影。现在挡在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前面的,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作品和那部一堆超级英雄组合起来的《复仇者
2025年五一档以7.47亿总票房惨淡收场,这个数字像一记重拳打在电影人脸上——同比暴跌51%,比去年直接腰斩,甚至不如2017年的成绩。平均1.5亿票房的惨淡数据背后,藏着三个扎心真相:
看到清明档和五一档的票房“滑铁卢”,不少人已经提前给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写好了“哀悼词”。
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没有预料到马丽的新作能如此受欢迎,毕竟《水饺皇后》并不是喜剧题材的影片,不属于她的舒适圈。